就业作为民生基石,我校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就业创业工作的决策部署,凝聚全校力量,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指挥、全员参与的就业创业工作格局。针对2025届5112名毕业生(其中本科生4139人,专科生973人),我校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确保毕业生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特别是“精准帮扶”群体的去向落实率显著高于全校平均水平,彰显了帮扶工作的显著成效。
1.构建信息服务平台,促进校企深度对接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决策部署,我校积极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努力提升就业服务质量。通过与孝感市云梦县、应城市等地方政府以及智联招聘、毕业申、猎聘网等知名招聘平台合作,成功举办多场线上线下综合招聘会,如“才聚荆楚•百县进百校”系列招聘会和洪山区“学子聚汉”工程“四校联招”招聘会,有效促进了学生与企业的深度交流和精准对接。
2.深化校企合作,拓宽就业渠道
武汉工商学院就业信息网入驻总单位数4600个,本年度新增单位数469个,发布岗位需求数187419个,招聘公告1350条、职位数9489个,举办招聘会27场,宣讲会77场,参与各类讲座人次达到1365人次。
3.实施精准帮扶,关注就业困难群体
贯彻落实国家保就业,稳就业举措,根据人社部门要求,准确、高质量完成了665名2025届毕业生“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发放工作,发放总金额117.572万元。重点关注建档立卡、残疾毕业生,制定工作台账,一生一策,一生一卡,摸底毕业生就业意愿,实时跟进毕业生就业状况。
4.强化责任落实,提升就业统计质量
校领导高度重视就业统计核查工作,建立校院两级共抓机制,公开校院两级就业工作负责人联系方式,确保信息畅通。通过2次校级普查、4次抽查,以及电话回访、随机抽查等方式,严格审核就业状况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全面提升就业数据质量。
5.细化离校服务,确保就业不断线
岗位推送不断线:专场招聘会、校友岗位推荐、一对一岗位推送;指导培训不断线:免费技能培训及创业培训、一对一指导服务;重点帮扶不断线:一对一帮扶,加大帮扶力度;接续服务不断线:做好档案邮寄等各项就业服务工作。
6.融合课程建设与就业服务,提升生涯认知
以《行业企业职业认知》课程为核心,面向全校24级学生开展暑假、寒假生涯实践活动,通过企业走访、职场人物访谈等形式,强化学生生涯认知主体性,课程获媒体报道。“静思”生涯咨询室持续完善制度流程,构建“个体咨询+团体辅导”双轨服务模式,围绕生涯规划、职业探索、求职技巧等主题提供精准指导。结合就业招聘会,创新推出“简历门诊”“面试模拟”等实战型服务,全年服务学生超千人次,实现生涯教育从理论认知到实践应用的闭环。
7.生涯规划大赛成果显著,展现学生潜力
成功举办校级生涯规划大赛,吸引全校40%以上在校生参与,参赛规模与质量创历史新高。大赛设置企业HR与生涯规划专家双评审机制,最终斩获省级奖项8项(4银4铜),获奖数量与层级位列全省同类高校前列,充分展现学生生涯规划能力与创新创业潜力,赛事影响力获社会广泛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