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留学基金委原秘书长刘京辉、德国马格德堡应用技术大学副校长丁永健受聘学校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发布者:xb发布时间:2019-01-10浏览次数:112

新闻中心讯(记者 杨盛)1月3日上午,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原秘书长刘京辉、德国马格德堡应用技术大学副校长丁永健教授受聘为学校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及客座教授。聘任仪式在学校第四会议室举行,武汉工商学院董事长彭秀春,校长陈奎生,校党委书记陈伟,副校长桂裕清、张俊,学校顾问张安富,校长助理左宗文、亓小林,以及学校各二级学院中层管理干部和部分专业教师代表参会。仪式由亓小林校助主持。

图为聘任仪式现场  摄影:王豪

亓小林校助介绍了两位专家的基本情况,她说,两位专家都是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领域的资深专家,尤其对于德国高等教育体制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聘任两位专家担任学校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和客座教授,有利于借鉴德国高等教育体制中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理念与实践教学模式,推动武汉工商学院“应用型、国际化、信息化、高质量”的办学进程,提升学校的办学特色与水平。

随后,彭秀春董事长代表学校为刘京辉秘书长、丁永健教授颁发学校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聘书;陈奎生校长代表学校为刘京辉秘书长、丁永健教授颁发学校客座教授聘书。

图为彭秀春董事长(中)为刘京辉秘书长(右)、丁永健教授(左)颁发学校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聘书  摄影:王豪

图为陈奎生校长(中)为刘京辉秘书长(右)、丁永健教授(左)颁发客座教授聘书  摄影:王豪

受聘仪式结束后,刘京辉秘书长发表讲话,她说:“武汉工商学院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德国高等教育体制下德国诸多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相似,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期待今后能与武汉工商学院有更深入的合作,共同推动学校教育更上一个台阶。” 

图为刘京辉秘书长讲话  摄影:王豪

丁永健教授做了主题为“工业4.0背景下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讲座。他认为,中国要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可以借鉴德国的模式,但应有所创新,因为中国的教育现况与德国的教育现况显然有深层次的不同。关于“工业4.0”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他认为“工业4.0”对中国制造业来说将全面提高生产效率,大力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同时,也可以推动中国的一些弱势项目,为中国提供更多商机。

图为丁永健教授正在作讲座  摄影:王豪

在受聘仪式及讲座开始前,刘京辉秘书长和丁永健教授还在校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学校实验教学中心、创新创业基地等地,对学校优良的办学条件和先进的教学设施给予了高度评价。

图为刘京辉秘书长、丁永健教授参观创新创业基地  摄影:王豪

图为刘京辉秘书长、丁永健教授参观虚拟资源中心  摄影:孙贝贝

图为刘京辉秘书长、丁永健教授与校领导合影  摄影:王豪

据悉,刘京辉秘书长博士毕业于德国洪堡大学教育学专业,曾任国家教委国际合作司项目官员、副处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秘书长、副所长,2001年后担任驻德国使馆教育处参赞、公使衔参赞,2008年担任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秘书长;丁永健教授毕业于德国慕尼黑大学电气系,曾任职于德国联邦反应堆安全研究所、西门子发电部及意昂电力集团,具有17年工业界经验,现任德国马格德堡应用技术大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