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工商学院代表出席第十一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一带一路”大学通识教育论坛并作主题演讲

发布者:xb发布时间:2018-05-23浏览次数:42

新闻中心讯(特约记者 伍恭轩)5月17日—18日,第十一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一带一路”大学通识教育论坛在贵州省铜仁学院举行。武汉工商学院校办主任狄奥副教授作了《大学素质教育的再认识与实践》的主题演讲。该校学工部副部长吴艳也参加了本次论坛。

从左至右依次是学工部副部长吴艳、校办主任狄奥

在主题发言中,狄奥主任分两大部分进行了阐述。第一,从素质教育的认识、意义和实施方面来看,素质教育具有综合性的内涵,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健全人格的教育,是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进而提高总体国民素质为最终目标,强调综合利用遗传和环境的正面作用,促进学生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认知与人格等和谐发展。大学应在指导思想上把素质教育作为战略主题,在办学实践中实现教育观念、内涵、模式的转变,在培养格局上形成德智体美相互融合的局面,在体制机制上建立适应素质教育的管理体系,在工作推进中注重打造德能兼备的教师队伍。第二,以武汉工商学院为例,阐述该校在素质教育上的作法、经验和成效。武汉工商学院紧紧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就业有实力、‘双创’有能力、发展有潜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聚焦启航、导航、领航、护航等“四航”工程,打造 “五大课堂”,抓好辅导员队伍、学业导师队伍、团学干部队伍等三支队伍建设,形成了符合时代特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彰显学校自身禀赋与特色的应用型人才综合素质教育体系,取得了明显成效。

据悉,本次论坛共有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54所学校和相关机构的328名代表参加,先后有11位专家学者进行了主题演讲、14位专家学者进行了专题发言。他们紧扣此次论坛“经典·传承·创新”主题,围绕“搭建‘一带一路’通识教育研究平台,加快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推进高校应用转型发展”的目的进行了讨论,并达成了共识。专家学者们一致表示,将以本次论坛为契机,相互砥砺、共同促进,对通识教育理念下的人才培养机制、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实施、教育教学方法等展开研讨,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产生新的成果,为推动大学通识教育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将做“一带一路”大学通识教育的积极倡导者、主动践行者和责任承担者,积极探索大学通识教育教育教学改革。